融和力及包容力:才是台灣出路

最近喜歡問人一個問題:台灣如果去中國化、去日本化、去美國化之後,台灣的「主體性」還剩下什麼?  

得到的答案有兩種。一種來自比較率直的人:什麼都不剩下了,Nothing ! 另一答案來自政治比較正確的人:不是還有原住民文化嗎?

主體性無錨=自己騙自己

台灣這個島上,幾乎每一個成年人都處在所謂「認同感」的迷茫中,也就是台灣的主體性還處於無錨狀態。當下,有一大群人致力於去中國化,一中群人致力於去日本化,也有一小群人致力於去美國(西方)化,但同時沒有人敢宣稱台灣的主體認同應該落在原住民的先民文化上。直白的說,這就是台灣人還在自己騙自己。  

「自己騙自己」的邏輯其實很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方面。稱它為騙自己,因為這邏輯往往基於一個正確的推論,但是卻接著導出了一個不正確的推論。它的通用形式是:「不去除(消滅)XXX,YYY就不會發生」的正確觀察,然而卻導論出一個不正確的結論:「只要去除(消滅)了 XXX,YYY就會發生」。  

例子多不勝舉,例如由「不戒菸你的肺癌不會好」,導論出「只要戒菸,你的身體就會健康」。再如,由「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導論出「只要徹底推翻國民黨,台灣就會好」。  

在確立主體性的路途中,發生在台灣的各種「去中國化、去日本化、去美國(西方)化就能怎樣怎樣」的種種論述,其情緒和行動的底層,都有這樣一種自己騙自己的氣息。自己騙自己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不跨越,台灣這個地方以及生活在上的人,只會天天說 NO,不可能找到足以繼續發展的主體性;主體性,不管是人、社會還是國家,都只能建立在對人世價值說 YES 上。

台灣要不要獨立?

談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台灣要不要獨立? 在宣稱擁有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定義之下,修憲後以「台灣共和國」的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那叫做政治獨立;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那叫做法理獨立;把去中國化進行到底,不拜媽祖、不說漢語、不寫中文,那叫做文化獨立。在北京的定義下,反正不同意「一中原則」的,都叫做「獨立」。  

你同意自己被框限在這個定義的牢籠內嗎?我不知道你,但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我根本上就不同意這個定義牢籠,因此我認為「台灣要不要獨立」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至少是個第二級的問題,用玩笑語言說就是:統派、獨派,都是空中的蘋果派。  

對我來說,第一級的問題,也就是核心的問題是:台灣的主體性落在什麼上?回答了這個一級問題,才有衍生的二級、三級、四級問題。

台灣是誰?

說得哲學一點,第一級問題就是「我是誰」的問題。轉化到台灣身上,就是每個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人,都要先用力思考對於作為一個「人」的價值意義何在,然後才能匯總出「台灣是誰」的共識。這樣說,肯定許多人會感覺太哲學,甚至感覺以今天台灣的社會水平做不到這樣的哲學反省。但我想說的是,沒有哲學反省,就找不到人生的 YES,而在一種只有NO而沒有YES的心理狀態和社會氣氛下,是不可能形成任何方向感的。台灣的先民史雖然很長,但近代史很短,只有四百年,而這400年又多處於移民、殖民、次殖民狀態下,台灣缺的就是哲學;什麼時候台灣開始出現,至少在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群內,普遍的哲學反省意願,那就是台灣主體性的開始。坦白講,在過去的60年內,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時刻,但那幾個時刻,啟動後就被自己騙自己的動力給打敗了。  

對於「台灣是誰」這哲學問題,我有一些個人的看法,只是不知你同不同意。在前一篇專欄中是這樣說的:《台灣主體性的真實基礎何在? 簡言之,就是誠實面對自己!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若缺少一段百分之百誠實面對自己的心理歷程,它就不可能出現可持續的主體性。台灣必須同樣誠實的面對自己文化中的四個文化要素:先民的南太平洋文化要素、中華文化要素、日本文化要素,還有近50年來的美國(西方)文化要素。站在這四類要素面前,我們得負面和正面都看,好處和壞處都正視。  

學會包容未來之前,要先學會包容過去,學會包容別人之前,要先學會包容自己。   台灣的政治人,若學不會同時誠實面對這四類要素,成不了政治家;台灣的人民,若學不會同時誠實面對這四類要素,成不了公民而只能停留在良民、順民、刁民的境地》。

「台灣人」的定義

這也是一個需要回答,但不能自己騙自己的問題。過去曾經寫過一篇「台灣人的定義」,裡面對「台灣人」的定義是:凡是願意在台灣安居樂業,領有國民身分證(或其他居留證件),合法納稅的人,就是台灣人;另外,也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請問,一個新移民媽媽來台20年,每天誠實工作,一毛錢稅都不少,生兒育女都在台灣,和一位在台灣已經居住十代但天天偷稅漏稅、騙取公共資源的人,哪一個人更有資格被視為台灣人?

台灣主體性=融和力+包容力

各個國家的主體性,落腳點不同;例如,俄國的主體性,可能落在「戰鬥力」,英國的主體性,可能落在「理性+經驗主義」,以色列的主體性可能落在「五千年的猶太傳統」。  

你要問我,我對台灣主體性,也就是可以支撐台灣未來幾百年的可持續發展的那種本質性的價值,落腳點在哪裡?我的回答是:融和力,以及包容性。具體的說,還是那幾句話:「誠實的面對自己文化中的四個文化要素:先民的南太平洋文化要素、中華文化要素、日本文化要素,還有近50年來的美國(西方)文化要素。站在這四類要素面前,我們得負面和正面都看,好處和壞處都正視」。

軟實力 vs. 硬實力

在談到「融和力」及「包容性」時,台灣經常有人嗤之以鼻,理由無非「能用來沾醬油下飯嗎」、「能用來對抗老共的武力威脅嗎」,諸如此類。在台灣社會長期的無力感下,這類反應非常可以理解,但是不好意思的實話實說,第一時間就跳出這種反應的人,多半是打起仗來不會拿槍上陣的人,很可能就是軟硬都不行的人,也是典型的遇事「說NO」的人。  

實力要談硬,莫過於武力,也就是國防力量,其次,就是經濟力量。台灣是個不大的島國,比人力、比設備、比軍費,不用過多分析就知道比不過別人;雖然台灣的軍事力量表面上今天在全球還可以排名第15-17,不算差,但是與鉗住台灣的力量相比,只是小兒科。因此,台灣的真正國防力量,只能表現在「具有共識、方向一致」之上。此文的核心觀點就是:沒有主體性,就沒有國防力,而台灣島的主體性,基於其歷史因素,只能通過對四大文化的融和及包容,提煉而產生。      

融和力及包容力,比起軍事來當然只能算是軟實力,但弔詭的是,在台灣身上,沒有軟實力就沒有硬實力,軟實力才是硬實力的基礎。其實對台灣,這道理不但適用於軍事硬實力,也同樣適用於經濟硬實力。

臨床診斷不夠,需要病理學

融和力、包容力的要素之一,就是具有「從對方處境和觀點看問題」的意願和能力,這可以表現在方方面面,上至對中國、國民黨、民進黨的態度,中至對轉型正義的尺度,下至對商業、外資的態度。具體舉例,如果進一步了解中國近代史,就能夠擺脫中共的統戰語言,而理解中國的實際內外困難處境,更理性的區分虛實。再如,如果正視國民黨在台灣的過與功,就能更快速的對這一頁歷史做個了斷,不讓它成為台灣的永久拖累。再如,如果全面的看待台灣的近代史,就更能理解為何「怨」與「恨」不時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情緒。打個比喻,台灣各方現在陷入「臨床診斷」的辯論甚至利用,卻疏於對「病理學」的探討。這樣不但產生不了台灣的主體性,可能連臨床症狀都醫治不好。  

經濟上,台灣的人心及法規上的懼外、排外性(融和力、包容力的反面),使得台灣在世界新經濟環境中舉步維艱,且不時出現自己騙自己、暗路吹口哨壯膽的動作。

不做17世紀的福爾摩沙或寶島

2017年的台灣,雖然問題重重,但是不論從人口、軍事、經濟、財富、人才上來看,還勉強的保留在全球前20名之列。再拖下去,再不產生方向一致的共識,可能用不了五年,台灣會不成比例的落到30名之後。到那時候,台灣就會真的變成「不沈的航空母艦」,但那只是地理位置上的、為人所用的航空母艦,而不是主體上的航空母艦。把話說白了,台灣的存在本質將回到17世紀 - 一個僅僅靠著地理位置為他人所重的島嶼,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從17世紀以來印象中的「福爾摩沙」或「寶島」,2017年的台灣人,真要讓這印象做實嗎?  

2017年之後的台灣,只有通過融和力及包容力,讓自己掙脫「福爾摩沙」、「寶島」的地理角色,揚起共識和方向一致的帆,成為世界扎扎實實的一份子,如果走進世界有實務上的困難,那就放開心胸讓世界走進來。達到這目標的世界環境今天是存在的,若做不到,台灣賴不了任何第三方(是的,包括中國在內),只能賴自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