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世界觀:台灣主體認同的考卷

《本文真正要問的是:在這場「郭、川大交易」中,台灣是贏家,還是輸家?》

美國總統川普以前所未有的陣仗,領著副總統、眾院議長、威斯康辛州長,在一向來與外國元首發布新聞會的白宮東廂,與站在身旁、發家於台灣的企業家郭台銘,宣布了郭氏的富士康(Foxconn)公司將投資100-300億美元在美國設廠,創造3000-13000個就業機會。

這個場景,大過了川普與蘋果公司的庫克、Tesla公司的馬斯克與所有其他美國企業家會面的排場,規格更是遠遠超過尚未上任前與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在紐約川普大廈門廳所宣告的軟銀700億美元投資計畫的記者會。是什麼因素讓川普辦了這樣一場致使CNN連續播放了6分鐘「突發新聞」(Breaking News)的投資發布會?雖然投資金額不小,但一家企業的投資成為國際頭條新聞,終究是少見。

三個贏家,那台灣呢?

成為頭條,是因為有人想贏。贏家是誰?首先,白宮主人川普是贏家,他願意以如此規格對待這件事,因為他要用高規格鎖定郭台銘,使得富士康投資美國製造業的承諾「板上釘釘」,將來想反悔或拖延都不可能。第二個贏家,當然就是郭台銘,這種風光使他得到了「一石二鳥」的長期效應:1)他在中國的事業體太大了,大到了必須加買一份政治保險單的地步。「台商」的標籤,已經無法提供他在中國事業體的足夠保護,美國政府的背書,坐實了他作為「跨國企業」的影響力和保護色;2)這顆石頭打到的另一隻鳥,就是日本政府,郭台銘已經不折不扣的向日本證明,夏普(Sharp)賣給他才能國際化脫困;言下之意,東芝半導體賣給他也會有出路。軟銀的孫正義,也可算是另一個贏家,究竟郭台銘是通過他介紹給川普的。

寫到這裡,都只是背景分析。本文真正要問的問題是:在這場「郭、川大交易」中,台灣是贏家,還是輸家?

作祟的「中國」概念

這問題看來有點可笑,郭台銘固然全球佈局,但他出身台灣、長居台灣,事業體母公司鴻海的上市地點也在台灣,台灣怎麼可能不是贏家?然而事實上,台灣政府、社會、媒體對這場登上國際大舞台的「郭、川大交易」,卻像是打翻了調味盤,五味雜陳。

何以如此?說到底還是那個雲裡霧裡的「中國」概念在作祟。鴻海集團雖在台灣上市,但郭氏王國的生產基地在中國;富士康雖然在全球提供了一百多萬就業機會,但在台灣的只有數千個。雖然川普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隻字未提「中國」,但郭台銘也隻字未提「台灣」,他的態度是:市場就是我的祖國。

郭台銘帶出的問卷

郭台銘這個人,鴻海這個集團,富士康這家公司,其實已經在過去十幾年向台灣提出了一份問卷,而台灣至今還答不出這份問卷;這份問卷只有一個題目:鴻海、富士康的商業成功模式、郭台銘的商人價值觀,究竟屬不屬於台灣主體性認同的一部份?台灣政治、台灣社會、台灣人,究竟要不要擁抱這樣的「商人價值觀」,承不承認「商人價值觀」才是台灣經濟可長可久的基礎?

這張問卷的回答,無所謂對錯;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國家也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國家的方向和出路。但是,這卻是一張不能不答的問卷;目前,台灣社會在這張問卷的答案上呈現拉鋸狀態,而政府像是頭埋在沙子中的鴕鳥,深怕提出政府的價值主張。

何謂「商人價值觀」?

一個願意公開承認自己是「商人」(Businessman)的人,一定不怕面對那句已經被人說了千萬次、此次郭台銘又說了一次的話:商人無祖國。有強烈民族主義傾向或愛國情操的人,也理所當然的難以消化這句話。但,這句話是商人價值觀的核心。在這句話下,二次大戰德國擊沉美國軍艦時,德國軍隊使用的電腦來自美國的IBM公司,而沒有一個猶太裔銀行家會拒絕來自以色利敵國的金融生意(否則沙烏地阿拉伯在國際上就不用玩了)。台灣的讀者如果難以消化這種說法,那麼請考慮一下以下的事實:台灣國軍所穿的戰鬥靴是 Made in China, 而伊斯蘭國(ISIS)部隊所用的子彈,相當一部份來自台灣南部的軍工廠。

商人價值觀的第二個核心就是:創富先於分配,沒有財富的創造,就沒有可分配的財富。用白話講,就是商人逐利而居,政府則追著商人抽稅並進行分配。沒有獲利、創富機會的事,商人不會幹,也就是俗話說的「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沒人做」。這句話是有深意的,那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一定要有穩定的政策使得商人可以計算出他投資的成本,否則任何真正的商人是待不下去的,剩下的只會是那些和政府有勾結默契、不必清楚成本、反正最終一定有錢賺的無良商人。 

商人價值觀還有一點:願意進行交易才有機會;關在門裡永遠沒有機會。任何不明白這意思的人,只要讀一讀川普在年輕時所著《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一書,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台灣贏家輸家的關鍵

「川、郭大交易」新聞發布會後,台灣社會頗有人認為郭台銘沒把機會給台灣,政府也提醒郭到時別忘了拉拔台灣一把。台灣在這場世紀大交易中,最終是贏家還是輸家,其實關鍵還是前文那個提問:台灣對「商人價值觀」的態度究竟是歡迎還是排斥?

以此次富士康赴美投資案為例,有些價值是台灣想給也給不出的,如大片完整的建廠用地、足以支持如此龐大項目的在地市場;有些價值是台灣可以給但不想給的,如相對快速的環評、高達投資金額10%-15%的租稅優惠。但是只要順著「商人價值觀」去思考,台灣一定可以從中獲得紅利,猜想郭台銘先生也一定樂於給予。

最怕的是,台灣政治和社會對台灣上市公司這樣大型的投資案,自覺或不自覺的採用了「反商人價值觀」的態度。隨手舉例,以郭台銘先生此次承諾川普總統的計畫,其可想像的規模已達「產業」級別,一定不會僅僅限於眼下提及的面板製造,而將是郭先生的下一波全球產業佈局以及鴻海、富士康集團業態翻轉的一環。台灣島這次雖然無能「迎娶」該計畫,但是只要順著商人價值觀思考,一定能夠「在地嫁接」無數的台灣其他企業,提升台灣的稅收與就業。

雖然川普總統,限於他的見識以及選前的諾言,口口聲聲說富士康此次是「製造業」的投資,但凡是了解世界產業動態和對未來有所感知的人都知道,接下來的世界不會再由單純的「製造業」所領軍了;舉凡IoT(萬物相聯)、AI人工智能,都會使得生產與服務進入突破地理和國界的嶄新模式。未來十年,郭先生這次的美國投資行動,在其集團業態翻轉之下所能帶出的周邊機會,一定會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爭取的項目,除非台灣設障礙排拒,料想郭先生一定會樂於優先考慮台灣。

商人價值觀,就應是台灣主體文化一部份

台灣不妨想想,當前台灣的「政治正確性」社會氣氛有哪些不利於與時俱進的經濟發展,以及哪一些40年前甚至80年前所立下的法規,從金融領域、投資領域到人才引進領域,正在掐死「商人價值觀」?

鴻海、富士康的業態,老早就「長出了」(out grow)台灣; 倘若台灣社會不滿其為什麼不將事業留在台灣,那就像荷蘭人抱怨飛利浦公司不把事業留在荷蘭一樣。飛利浦公司在地球上其他國家繳的稅、創造的就業,遠遠大於「祖國荷蘭」。台灣島狹人多資源少,無能單靠體內循環維持經濟;資源(含貿易的、金融的、人才的)必須快進快出,投資最好多進多出。換句話說,台灣必須像荷蘭、新加坡一樣的尊重、扶持「商人價值觀」,才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商人價值觀,應該就是台灣存在的主體性的一部份;排斥它,就是自絕於世界。「郭、川大交易」所帶來驚艷世界的新聞發布會,我認為應做如是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