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和 2019的台灣

1950年爆發的韓戰,徹底改變了台灣後來的命運。當然,意識到命運徹底被改變這件事,已經是許多年後的事了。在事件發生的當下,絕大多數人問的是「昨天發生了什麼」、「明天會發生什麼」,而不是「接下來的幾十年會發生什麼」。

2019的今天,我們知道前陣子香港發生了什麼,許多人大約也意識到香港的態勢還要持續變化好一陣子,但如果腦筋急轉彎一下,提出一個大哉問:2019年下半年香港人民的街頭運動,會不會像當年韓戰一樣,徹底改變台灣未來70年的命運?你的腦子禁得起這個問題嗎?

台灣必須自我「轉大人」

我估計,一部份人已經決定不再往下讀了,沒關係,這很自然,對無釐頭的發問沒人喜歡花腦筋。但在罷讀之前,我想再丟一個問題:「香港徹底改變台灣命運」這個語句,在你心中觸發的是哪一種情緒?是否那種情緒使你不想往下讀,或使你想往下讀?為什麼?

並不是挑釁,但是我真的覺得,台灣自從有了一人一票之後,就陷入了一種成長期的痛苦,就像是一個過去不能作主的少年突然面臨「轉大人」時的徬徨。有了投票權,台灣發現自己必須面對「作主」這件事了,然而這段至今不到30年的作主經驗,比起將近400年的「不能作主」的歷史所積累的惰性,經常顯得力有未逮。再加上現實世界所加諸台灣的國體、國家定位難題,使得台灣人對「作主」這件事拖泥帶水,想進不敢進,可退不願退,不時還落入一種期盼桃花源似的小確幸迷思。

就在台灣人徬徨之際,香港這次在「作主」這件事上竟然成了台灣的魔鏡。香港人在短短五個月中爆發出來的覺醒力道,其動能總量可能超過了台灣30年來的總量。多數台灣人還看不出來,這股香港爆發力已經使得台灣和香港在世界大局中「被打包」成了命運共同體。不過坦白說這也難怪,台灣連自己內部2300萬人都還未建構出命運共同體的「台灣人共識」,還在自我撕咬互打,哪有精力及智商去顧及「香港人」呢?然而,形勢比人強,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台灣人就會開始意識到,單純以台灣為中心的思維習慣,並不能解決台灣在「作主」這件事上的矛盾困境;極有可能的,台灣只有在有能力提出香港論述之後,才能打破自己的困境。

朝鮮和香港同樣影響台灣命脈

1950年韓戰爆發之初,台灣並不肯定美國會不會介入,也不知道如果美國介入,中共會不會介入。結果是雙方不但都介入,而且是直球對決。台灣當時也不知道,在美共直球對決之後,區域新秩序會長成什麼樣?台灣即將搭上的,是一輛光明的便車,還是一輛屍速列車?

2019年底的現在,雖然美國已經政治上介入香港事務,但台灣也不肯定美共之間會不會因此進入政治上的直球對決?政治對決會不會發展成經濟戰的直球對決?經濟的直球對決會不會演化成為某種牽涉到台灣的區域軍事對決?

常識告訴我們,即使美共雙邊都不願意看到最糟結果,但雙邊必然都已經有了對最糟可能的預案。而歷史告訴我們,最糟的場景可以是擦槍走火造成的。因此,台灣也必須有最佳和最糟場景的預案。

當然,香港2019的事態本質不是軍事,今天世界也不處在50年代二戰後的時空。但隨著中共因為香港事態而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加上習近平和川普這兩個人物在他們各自國內的政治處境,即使雙方接下來在香港事件上的交手僅限於經濟面和政治面,其結果必然是某種歷史性的拐點。我相信20年後史學家回頭看,會發現2019年發動「送中條例」立法這一決策,對台灣命運的牽動性,不會亞於1950年金日成越過38度線的決策。韓戰發生時,台灣人民還不能「作主」,但是今天台灣人民已經可以用選票和言論作主,在這歷史拐點的時刻,台灣社會必須認得其中的危險和機會,客觀面對,有所作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