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民意或接地氣,大概沒有比以下更為一致的民意了:台灣絕大多數人不希望發生戰爭,但是檯面上所有的總統參選人,不管是熊貓派(親中派)、老鷹派(靠美派)、還是台派(自主派),沒有一人敢直接了當的說這句話:我做總統,就可帶領台灣遠離戰爭。也沒有一人敢說:我做總統,若發生戰爭,我會是最後一個離開台灣的人。若有參選人看了以上說法感到不服氣,認為他/她們有說過類似的話,我的回答是:你說的都是文言文或詩的語言,請說白話。
不敢說白話,有兩種可能:(1)自己也懵懵懂懂看不清形勢大局;(2)覺得自己已經看清楚了,可是怕說出白話,反而會嚇跑選民。
對於選民,我有兩點建議:(1)連自己都還懵懂的參選人,沒資格做你的總統;(2)若你怕參選人說白話,那你就是問題的一部份。
台灣已經到了大家必須說白話的關口了,若到了這節骨眼,參選人還怕說白話,選民還只願意聽吉利話而心理上抗拒會被觸霉頭的白話,那有一天台灣可能會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假議題會刺激出真情緒
針對文首的「民意最大公約數」-不希望發生戰爭,總統參選人有責任表態;如果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和辦法使台灣不落入戰爭,那請你在投票日前至少三個月,把辦法講出來。如果你還沒想到辦法,但你將來作為三軍統帥時願意死守台灣,也請你講出來。
容我說明做出如此要求的理由。因為,幾次大選以來,台灣選民對現實的認知,都建立在浮沙般的假設性的邏輯上。假設性邏輯的句法是這樣的:「如果發生A,就一定會發生B」。例如,「如果台灣宣布獨立,中共就一定打過來」、「如果台灣不排斥統一,中共就不會對台灣動武」、「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一定會出兵保護台灣」、「如果⋯⋯就一定⋯⋯」等等等。
這種假設性的邏輯,製造出了種種假議題,例如「台灣應該追求獨立還是統一」,再如,「某某參選人究竟是藍的還是綠的」。而假議題會刺激出真情緒,真情緒會帶來真對立。假的,就轉成真的了;虛的,就變成實的了。
假設性邏輯帶來假議題再刺激出真情緒,對於這個惡性循環,最有效的除魔之道,就是脫離抽象情境,回到切身的具體情境;在語言使用上,就是把「如果A⋯⋯就一定B」的句法,改為「你會不會做A」、「你有什麼辦法使B發生(或不發生)」。
具體轉化,就是選民必須直接問參選人:你會不會進行獨立(統一)?你有什麼辦法使美國一定出兵保護台灣?你有什麼辦法使中共不對台動武?而參選人,必須用大白話回答,不能繞彎子或者用詩的語言。
台灣命運「不等式」清單
如果以上的論點讓你不舒服,很抱歉,就是要讓你不舒服,因為我覺得台灣已經沒有時間了;而台灣之所以沒有時間了,不是因為台灣自己的問題,而是因為中共沒有時間了。
擊破假設性邏輯,還有一個簡單辦法,就是把「等式」變成「不等式」。以下,我列出一些有關台灣命運、你的命運的「不等式」清單,請大家補充:
1) 美國兩黨已經一致反共,但這不等於美國會在台灣人自己不願意流血的情況下讓美國大兵先為台灣流血;
2) 日本與台灣利害相關,但這不等於日本會在台灣人自己不願意流血的情況下讓日本軍人先為台灣流血;
3) 中共還沒有登陸台灣的實力,但這不等於它沒有啟動對台「非登陸戰爭」的誘因;
4) 中共即使決定不對台動武,但不等於它不會進行足以誘發台灣內部暴動的流血事件;
5) 中國經濟垮台,不等於台灣經濟好轉;
6) 中共垮台,不等於台灣從此可安枕無憂;
7) 美國堅決反共,不等於贊成台灣獨立;
8) 美國堅決反共 ,不等於美國樂見中共立刻垮台
9) 公開支持台獨的人,不等於他/她會留在台灣和台灣共生死;
10) 公開支持統一的人,不等於他/她願意移居到中國大陸;
11) 中國經濟垮台,不等於台灣經濟好轉
12) 台灣具有一人一票 ,不等於台灣不可能再度威權化
13) 「XX黨倒」,不等於台灣就會好
14) (請讀者補充)
2020,台灣選民必須從心中拿掉這些「等式」,否則你投的一票難以幫助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