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新的兩副鐐銬

台灣現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方位的在談「創新」,但多數是向外取經,鮮有人願意「關公刮骨」,從骨子裡追究為什麼幾十年來,創新在台灣只做得零零落落,無法生根。

骨子裡,台灣人有兩大歷史個性:貿易性格,以及農民性格。從荷蘭人對台灣發生興趣,台灣人就是亞洲貿易鏈內的重要一環,鄭成功家族也是海賊王出身,隨後演變為海上貿易霸主。在那段時間,討海和岸邊貿易,就是有志青年的出路。

大清帝國統領台灣時,打擊了台灣的貿易性格,移植來了大陸的農民性格;初期的墾地開荒固然俱有某種冒險進取精神,但一旦定居定耕,無可避免的就由農民價值和性格接管了。

創新,由價值觀決定

農民的生計圍繞著「天」,天象決定了收成,而天象是不可測的。因此,農民的「願景」(Vision)長度最多只有一個收獲季度,下個季度的事,誰知道呢?(當農民中偶爾出現異人,能夠用農民的語言傳播十年的願景,如李自成、毛澤東等人物就橫空出世了)。清代台灣農民並不例外,因此「看短不看長」、「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囤積才是硬道理」等等零和價值觀就在台灣生根了。

貿易性格與農民性格是相悖的;前者講究買賣投機賺差價,後者講究一點一滴過日子。大膽的推測一下,日本統治時期壓抑了台灣的貿易性格,鞏固了農民性格,而老國民黨統治時期正好相反,推動了台灣的貿易性格,弱化了農民性格。上個世紀70年代,台灣的勞力密集加工出口加上貿易商模式,可以視為台灣社會中貿易性格和農民性格的一次完美結合。

這就是台灣的骨子。然而當「創新」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要素之時,台灣的骨子優勢,就變成致命的攔路虎了。創新產業的特色是:轉化要素,而不被要素控制;賺價值差,不賺價差;看長不看短;不貪小便宜。然而這些特點,都與貿易性格、農民性格直接抵觸。台灣的身子骨,天生就適合短跑,遇上長跑比賽就力不從心了。一言蔽之,貿易性格、農民價值,就是創新的殺手。

那麼,台灣能脫胎換骨嗎?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蠻簡單。我們只需要觀察年輕一代,也就是大約18-35歲的人,遇到困境、利益誘惑、名聲誘惑、權力誘惑之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就可下結論了。如果他們都追求瞬間成功、借勢博名、長於山寨而短於原創、凡事以「俗擱大碗」為指標,那麼台灣翻轉的日子就還未到來。

但若他們不恥山寨、凡事追根究底、敢於用十年願景期待自己、承認品質必須付出代價,那麼,台灣脫胎換骨的日子就不遠了。

能不能創新,由價值觀決定;價值觀對了,高智商者得以高創新,一般智商者可以小創新,但若價值觀不對,智商再高都沒用。至於政府所推的「創新產業政策」,倘若只有「利誘」而沒有強烈價值觀的支撐,那就免了吧,那只會引來貿易心態和農民心態的投機收割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