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啟示錄

Vaccine

延續上期專欄「防疫、疫苗不能一鍋煮」,以下試著提供一個對於疫情的思維及決策的框架,希望對當下的邏輯混淆、政治話術主導的環境有所平衡。

在全球1.73億人確診、3百70餘萬人死亡的過程中,台灣社會享受了18個月的世外桃源生活。然後在2021年5月初到六月初,台灣遭受了一個月的驚惶期。至今為止,台灣的確診率及死亡率還是僅僅為全球平均的五十分之一以下。

解決問題的三大思維決策框架

對於這場疫情的思維決策框架,有三個要素。首先得概念分層,再來得實務分類,然後還得區分價值觀及科學。事實上,這三個框架要素,適用於所有重大事件,此文只不過是將其應用到當下的疫情事件罷了。台灣接下來還會面對許多大型的挑戰,此框架一體適用。

概念層次可濃縮為一句話:防疫不等於止疫。止疫是終極目標,但「止疫」=防疫+疫苗+治療+實施效率。四個層次都需檢討、都需批評監督,但絕不可一鍋煮。層次混淆的後果就是各種話術被導入,致使決策不明、資源浪費、被惡意方見縫插針。

防疫初期,台灣做得「難波萬」,毫無疑義。輕忽了病毒變異速度及強度,導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也是事實。

疫苗的取得問題,必須區分「事後諸葛亮」和「事前諸葛亮」。真正該痛罵的現象是:為什麼在台灣的政治體制下,那1%的「事前諸葛亮」的聲音在18個月的桃花源期間被壓下?事後的大聲檢討絕對是必要的,但扮演諸葛亮卻是絕對不必要的。大家都該自問:桃花源18個月當中你幹什麼去了?

疫苗施打順序是關鍵

實務上,疫苗會分批出現,但不會一次出現五千萬劑。供應有限下,施打順序是關鍵。病毒傳播不只是鏈條,而是網狀的,因此不能只有鏈條思維,而必須用網狀思維。網絡的要害是節點(Nodes),應用在疫情上就是:

1. 陌生人接觸頻率;

2. 流動頻率。

不依照科學行事,控疫效果會大降。然而這就帶來價值觀、政治、科學三者間的掙扎。考一個問題:科學園區的外勞應不應該優先施打?散佈在各核心公司的外勞往往群居,他們就是台灣經濟支柱產業中的傳播網狀節點,而園區內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則不是節點。病毒不會挑貴賤,但人心會挑貴賤。外勞沒有選票,但可撼動護國神山。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安排施打順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