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存檔:媒體刊文:聯合報

習近平陷入了孤獨的保衛戰

習近平的政治地位在中國國內正受到圍攻,但這並不意味圍攻他的派系就一定是對的。圍攻現象只是共產黨的本質使然,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中央/地方結構下的必然。圍攻在中共19大(2018)前後就已展開,因為美國決意教訓中共行為而加劇,現在又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 – 武漢病毒,更加使得習近平陷入自保下的慌亂而病急亂投醫。

本來,若漠視中國的人權,這對國際來講只不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家務事,大可隔岸觀火或者火中取栗,但是,病毒無國界,病毒的的傳播屬性使得各國不可能漠視中共的政局。因此,很快的國際就會開始對中共圍攻,而這在中共的權鬥邏輯下,來自國際的圍攻又會「被聚焦」在習近平身上。

另方面,習之所以陷入被圍攻的狀態,並不能完全歸咎於中共體制,他本人的背景經驗和性格,也是主因。他被譏刺只有高中甚至小學程度,但我完全不能同意這種「學歷說」,因為我認識千百個只有高中學歷的中國人,也認識千百個小學都沒畢業的中國農民,他們之中不乏個性恢宏、現實感極強、聽得進他人意見的人。關鍵還是在自我學習、自我檢討的能力夠不夠。

習近平必須撥打熱線拜託美國支持

必須再澄清一個觀念,我並不認為「習皇帝」或「獨裁」這兩詞可以充份形容習近平現在的角色;在14億人口的基數下,中國傳統的「皇帝」概念和西方傳統的「獨裁」概念,已經不適用了。「密閉小圈子決策」和「偏聽」可能更接近實情。習近平會落入今天,可能主要來自以下三個原因:原來就沒班底,加上性格使然,身邊敢講真話的人越來越少,當下不超過十人、甚至三五人。上位時就是弱主,受人慫恿進行大面積的選擇性反腐以清政敵,違背了「不是敵人就是朋友」的基本統戰原則,以致大面積樹敵,行政系統整體怠惰敷衍等看笑話。最關鍵的,恐怕還是他的登位本來只是黨內的實權元老拱出的一個虛主,沒料到他假戲真做,以致落入被圍攻。

接下來三個月,可能是習就任來最關鍵也是最痛苦的日子,他的決斷將決定中共、中國的命運以及世界的走向。政局、世情已經走到這一步,他應該只剩下兩種極端的選擇:一步狠到底,或一步軟到底。任何「以拖待變」的延長賽手法,過去或還可奏效,今天若再用只會加速事態惡化。

狠的就是,以「病毒無國籍」為藉口,與西方秩序硬脫鉤,關起門來臥薪嚐膽,國內徹底撕掉人道面具,人頭落地以立威。軟的就是,黨內打開權力大門,重返集體領導制,國際上仿效當年蘇聯戈巴契夫撥打熱線電話拜託美國支持。

中共不會立刻死

目前局面正快速的往第一種情境發展。當然,這趨勢早有端倪,只是病毒催生了速度。病毒事實上可不可怕已不重要,關鍵是它變成恐慌符號的態勢已成。

台灣許多人在企盼中共快死,然後台灣就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這只是自我希望的想像。中共體制已在境內和境外形成綿密筋絡,習近平不論決斷哪個方向,中共都不會立刻死,只是很多人會因為它不死而死。

以一位日本朋友的觀察作為啟示:日本人一向愛乾淨而輕忽了病毒的威力,因此連疾控中心都沒有;但我向你保證,經過這一場因為疏忽傲慢而成災的經驗,以日本的災後重建功力日後一定會成就出全世界最成功的疫情管理體系。台灣社會雖然很會罵中共,但實際上對中共所能產生的破壞力道經常是掉以輕心而輕佻的,對防災和災後重建的實務和心理準備都不足,應該戒慎恐懼、建立預案啊。

兩黨有無共同的朋友?威脅?底線?

2020後,台灣的政黨生態進入了「三隊競爭」的狀態:傳統的民進黨、國民黨之間的競爭,兩大黨和冒出小黨之間的競爭,以及小黨與小黨之間的競爭。若再細分,大餅包小餅,還可分離出兩場次級競爭:民進黨內部的派系競爭,以及國民黨內部的世代競爭。

按照民主政治的常理,這種多層次競爭應該會帶來多元社會的紅利,但是這原理不適用於台灣,因為台灣社會在最基本的國家利益方向上,都還找不到最大公約數。

台灣公民應釐清情緒好惡和理性

投票已經結束,政黨利益的格局已定,但國家利益的大方向,卻遠遠未達共識。選舉結果落地後才不過兩週,大小黨在檯面下就展開了國家方向的鬥爭。民進黨在辯論,對國民黨應該是斬草除根還是窮寇莫追?國民黨內則開啟了「本土化、年輕化」的逼宮運動。小黨之間則在相互摸索,究竟誰跟誰的國家方向才相合。

不意外但非常遺憾的,這場註定還要進行許久的國家利益定位之爭,還是擺脫不了「藍綠」、「統獨」的二分法。多年來我多次為文,指出「藍綠」「統獨」雖然在情緒好惡層次都是真實的,但在理性層次都是虛偽的。由於理性虛偽,由中引伸出的各種命題都不可避免的是偽命題,基於偽命題所展開的各種論證也都不可避免的最終會走進邏輯死胡同。但是台灣許多人似乎具有一支魔術卡通筆,頭撞邏輯死牆時,魔術筆一劃,就可穿牆而過回到原始的情緒好惡點,換個方式從頭再來過,如斯循環,永不得超生。

不可諱言,情緒好惡也是必要的社會動力,沒了它社會走不下去。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社會區分不開情緒好惡和理性,就會誤判形勢,錯過時機;當前國際大局下的台灣,就處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

美中對衝一定打出輸贏為止

抱歉地說,你我當下在台灣報紙、電視、臉書、Line等社交媒體上所看到對政黨或政治人物的說三道四,不管表面上看起來多理性,九成以上若一兩年後回頭看,都不過是時代的噪音罷了。

如此苛刻,因為台灣已經身處數十年來未有的大局變動當中,在國家利益方向這問題上,任何脫離大局的思考方式,都只能是不理性的。這大局是,美中對衝已成定局,一定打出輸贏為止,但是最終澈底的輸贏點會落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過程需要多久,目前沒人知道。但我們百分之百知道的是,美國和中國都會用台灣作為主要槓桿點之一。在這段不可知的時間中,台灣要選擇作被動的棋子,還是有若干意志的棋子,還是有若干影響力的棋手?什麼情況下做什麼角色,才最符合國家利益?角色選擇的要素是什麼?要素出現的標誌是什麼?只有在想明白了這串問題後,再去評價台灣各政黨、政治人物的動態,才是理性的、有意義的。否則,台灣的政治生態無論多熱鬧,也不過是茶壺裡的風波罷了,無關台灣的命運。

以民進、國民這兩黨為例,若拋開情緒好惡延伸出的一切虛偽命題,為了國家利益的最大化,真正的理性問題只有三個:在上述的大局之下,兩黨有無共同朋友?有無共同威脅?有無共同底線?

用白話重述這三個問題:兩黨是否都視美國為朋友?兩黨是否都視中國共產黨為威脅?兩黨是否都視「反併吞」為本黨的政治底線?

台灣社會、選民,請用這三個問題追問兩大黨,請他們直接答覆,不要用偽概念、偽命題繞圈子。其實,每個政治記者都該追著每一個政治人物問這三個問題,因為那可以測出台灣的真實團結度。不清楚回答這三問題,而用其他問題或命題來搪塞的,應該說都屬於無關台灣命運的扯淡。

「亞洲第一村」能否進化為「台灣模式」?

2020-2022是台灣的急診期,若能熬過了這急診期,無論世局如何變化,以我對台灣的了解,我很肯定假以時日台灣將成為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度之一,並成為亞洲的未來演化標竿。

沒人喜歡去急診,台灣也一樣。但台灣不能不進,因為是被強推進去的,強推者就是美國、中共的對撞態勢,而且,這次對撞除了表層的經濟、技術、軍事原因,更關鍵的是兩種文明、文化的對撞。也就是說,大清帝國末年所面臨的文明挑戰,經過百年折騰後又回到了同性質的挑戰。台灣百年來,只不過是這場世紀大挑戰下的地緣產物。經過了台灣島上人的掙扎和努力,過程顛簸坎坷,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台灣,今天是要重返被地緣政治玩弄的命運,還是真正「轉大人」- 誠實面對地緣侷限、誠實面對自身是一個「移民、殖民、難民」混合體的本質,在此兩前提下,走出一種具有主體意識的「台灣模式」、創造出能與世界對接、值得其他具有類似台灣處境的國家參考的「台灣學」。這其中至少有50%的條件是掌握在台灣人、台灣社會自己手中的。若做到了,固然有運氣的成分,但做不到失敗了也不能完全賴別人,包括中美在內。

台灣應邁向以海洋為中心

近代台灣長期被國共封鎖,因而氣度難以恢宏,面對世界時習慣自我中心、坐井觀天,思維傾向兩極化,略有小成即自喜,近十年來的新世代已有明顯改善,但距離高度文明的中心,坦白說,還很遠。然而,缺點的另一面往往是優點;在支撐西方斷續前進數千年的文明當下出現剝落現象的時刻,台灣這個「移民、殖民、難民」混合體之中卻有一種簡單樸素的基因變種(過去有專書論述,此處不贅)。假以時日,成為未來世界新文明幹細胞的一部份,並非不可能,但前提是台灣自己得懂得掌握機會、自覺提煉。這功夫,我稱之為「台灣學」。

但以上遠景都是渡得過急診期才有的後話;急診期得先過。急診既然起於美中文明對撞,台灣在急診室中,面對的就是兩個主治大夫 – 白宮大夫和中南海大夫。兩個大夫的醫派不同,對台灣的目的南轅北轍,前者視上述的「台灣學」(台灣模式)為藥方,後者視「台灣學」(台灣模式)為毒瘤。這,才是2020大選的本質。

台灣的缺陷一面,過去在八本書中都多少有論述,諸如:封閉病、中國病、大國意識症、弱者心態症、比爛邏輯病、基地人民症、斯德哥爾摩症、假面道德症、贏者通吃症、順民刁民症、缺公民意識症等等。但總結起來可以用一個概念涵蓋:「亞洲第一村」,而解脫之道就是得從村落化走上世界化,從大陸塊邊陲心態邁向以海洋為中心的視野。

風雨如晦=台灣修內功的好機會

未來兩年的急診期內,白宮大夫和中南海大夫將搶奪對台灣的主導權,雖然雙邊精力都只夠與對方爭鬥及應付各自國內的變局,但順手都還會對台灣花招百出。處於地緣要衝的台灣,對大局雖然成事不足但卻敗事有餘,因此自己得定得住,對白宮不掉隊,對中南海不插隊。大人打架,小孩切忌在旁哭鬧或討糖。但這兩年,也正是台灣修內功的好機會;台灣需要自己才能治療的病太多了,並且有些用內科治不好,必須動外科手術。

我估計,台灣在急診期中最容易爆發的流行病就是「比爛邏輯症」。針對內部事務會用「你比我更爛」來維護既得利益,對外部事務會用「中國比台灣爛很多」或者「美國也一樣爛」來迴避改革。殊不知,在病理學上,別人的肝癌三期和你的肺癌一期,毫無邏輯上的關係;別人的肝癌三期不治會死,但你的肺癌一期不治遲早也會死。這樣的村落思維,是永遠開發不出「台灣模式」的。

2025年之前,希望看到「亞洲第一村」穩穩的嵌入「台灣模式」的進化軌道。對此遠景感覺無望者,或許不應該再住在這個島上?

台港2020:兩個主軸;一條公式

台灣為島國,雖說資訊已無國界,但在語言文字能力單一的限制下(多數人只有使用方塊字的能力)、以及北京長年的統戰過濾系統干擾之下,台灣社會的視野非常容易落入一種「村落化」的狀態,也就是遇到事情時的第一反應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以至於見樹不見林、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得台灣人對世局的理解非常容易落入「兩極化」的簡單思維,在博弈決策上也會傾向於「剪刀石頭布」式的計算,而欠缺圍棋式的佈局思維。

這種感知結構上的缺陷,不能不說是台灣的致命傷。因為,能夠影響台灣安危的各方,玩的都是圍棋,而不是剪刀石頭布,而身在圍棋棋盤中的台灣人,卻極其熱衷於見招拆招的快感,對形勢的判斷往往一廂情願,如此,陷入死角的風險極大。當下,台灣就瀕臨這樣一種險境。此險境可大致描繪如下:

美中根本上互不相容

這種感知結構上的缺陷,不能不說是台灣的致命傷。因為,能夠影響台灣安危的各方,玩的都是圍棋,而不是剪刀石頭布,而身在圍棋棋盤中的台灣人,卻極其熱衷於見招拆招的快感,對形勢的判斷往往一廂情願,如此,陷入死角的風險極大。當下,台灣就瀕臨這樣一種險境。此險境可大致描繪如下。

在當前的圍棋盤上,即令震撼人心的香港局勢、刀刀見骨的台灣選情,都只不過是林中之樹罷了,宏觀來看,2020-2022 的世界大局都將環繞著兩條主軸展開,也只有在緊扣這兩主軸下,才能正確理解、分析和預測香港和台灣的處境。

這兩主軸是:

1. 若不對外擴張,一黨專政下的中國經濟就維持不下去了,連帶的中共一黨專政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2. 若容許中共對外擴張,美國的世界秩序就維持不下去了。

這是兩股根本上互不相容的形勢,到目前為止,世人看到的還只能算是表面行為,例如美國對中共啟動的關稅、科技制裁。但是一位俄國專家早於半年前指出了一個更到位的觀點:美國不能容忍中共擴張的根本原因是,中共的數位(數字Digital) 專制統御系統已經接近成熟,並且開始對地球上的其他集權政體外銷輸出。此一勢頭如不立即加以斬首,人類文明將逆轉,獨裁國家將叢生。

一黨專政的罩門在經濟

如何斬首中共數位專制系統的外銷?美國的白宮、兩黨、參眾兩院已經找到一條公式:中國的罩門在中共的一黨專政 – 一黨專政的罩門在經濟 – 經濟的罩門在金融 – 金融的罩門在貨幣 – 貨幣的罩門在香港。但,這個政界的解藥,卻是華爾街的毒藥。華爾街在過去20年夥同中共黨內家族,從中國吸取了駭人聽聞的天文數字財富,雖然其中相當部份流入美國,但又通過反向機制再度進入中國,如此反反覆覆的多輪循環,兩國權貴們吃得腦滿腸肥,卻也使得美國有識之士在阻擋中共外銷集權的行動上受到巨大牽制,成了一個「七傷拳」的局面 – 傷敵十分時也會傷己七分。

2020年,將是一個「形勢比人強」的年份,不但台灣的總統、香港的特首無能改變大勢,就連川普、習近平也都不可能改變大勢。任何以己方利益為中心落子至棋盤的人物,都將失敗甚至滅頂。

在前述「兩個主軸、一條公式」的大勢下,香港、台灣的命運繫在兩個關鍵問題上:其一,中共的動態派系鬥爭,鬥出的結果是向大勢屈服,還是孤注一擲、「攬炒」美國 ?其二,如果中共不服大勢而流露出隨時可擦槍走火的跡象,美國會不會以七傷拳伺候?

而這兩個關鍵問題之間,又呈互為因果狀態,因而格外難以辨識。值此大局,台灣內部還在非常努力的鬥起剪刀石頭布,對比之下,過去五個月發生在香港的事,顯示港民對於大局大勢的掌握,比台灣強得不止一點點。

親民黨、時力黨 門票捐給台灣社會吧!

親民黨和時代力量黨,2020大選手中都握有一張總統參選的門票,然而他們 都面臨徹底邊緣化,甚至極大的滅頂風險。若有超大格局,這兩個黨應該把門票捐出給台灣社會,由台灣社會決定入場者人選;哪黨捐出門票,哪黨就可在台灣樹立無可撼動的歷史地位。什麼是政治人物?那就是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取捨的從政者。什麼是政客?那就是秤斤論兩兜售門票的從政者。

由於新書《2022 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最近兩週分別在台南、高雄、新竹舉辦了四場演講會,開場前我都問全體聽眾一個問題:心中已經有「絕對不投誰」的人請舉手!無一場例外,90%的人都舉起了手,我趕緊請主辦單位拍照存證。這現象加上會後與聽眾的交流,讓我意識到一件事:在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的參選人都底定之後,台灣社會中極可能還存在一大批不滿意的選民。

把門票送給台灣展現高度

這「一大批」有多少?30%?甚至更高?相信專業的民調單位心中有數。而還把門票握在手中的親民黨和時代力量黨,想必也都在問一個問題:誰,哪個人,才能對這「一大批」發揮最大的吸票力,讓自己政黨的利益和壽命最大化?

如果是我,我會停止打算盤,直接把門票送給台灣,由社會來打算盤。當然這是天真想法,政治就是算權力、算利益、算恩怨情仇,門票捐出去?但換個角度,做企業做生意不也是在打算盤?為什麼在某種文明、某些文化下,就會有企業家把一輩子積累的財富捐出去的現象,而在另一種文明、另一種文化下,從來沒有案例?

因此,道理應該不是絕對的,而是你要選擇哪種文明、佩服哪種文化、決定自己要做怎樣的人的問題。對於督促親民黨、時力黨「捐出門票」這建議感到是天方夜譚的人,或許就是對台灣的文明、文化已經釘死在某一層次的人,或對台灣的未來喪失了想像力的人。

關鍵在於,捐贈的對象不能是指定的個人,那樣就是利害計算,而不是捐贈;只有給整體社會,才叫做捐贈,而只有真正的捐贈行為,才能感動「那一大批人」的心。

捐出空白門票後,社會如何推舉參選人?單單所謂的民調肯定是說服力不夠的,必須通過舉辦某種形式的「假投票」才有合理性,而假投票不能包含已經登記報名的參選人。我明白,這裡面牽涉到一連串的技術性問題,但我也相信,只要有心,以台灣的社會動能,克服時間和技術的障礙,達到可信的推舉結論是辦得到的。

政黨皆應以台灣為重

接下來的問題是,名字被社會推舉填入空白門票的人,無論是知名人或素人,本人接不接受這張門票?我的看法是,接不接受都沒有關係,一則是有遞補順位,二則(更重要的)這件事的本質意義不在誰當不當選,而在成形政黨願意超越政黨利益、以台灣為重的初衷。

2020大選之前,2019第四季其實還有一場意義不亞於2020總統大選的競爭,那就是親民黨和時力兩黨之間的歷史地位競爭。這兩黨,哪一黨會願意把門票捐給台灣社會?哪一黨會先捐?還是,這兩黨像當年美國的雙首富,巴菲特和比爾蓋茲,共同宣布捐出家產?

有沒有親民黨和時力黨(甚至民進黨、國民黨),台灣都已經站在世界大局、亞洲大局的十字路口,這是歷史的時刻!如果親民黨、時力黨,願意捐出門票給台灣社會,這個動作本身就會將台灣的民主往文明上拉一個層次,搞不好對台灣民主的貢獻,遠遠大於下一任總統由誰來當。親民黨和時力黨,黨員先內部投票吧,歷史在你們手?,稍縱即逝!

error: 版權限定。請取得授權